一年一度“雙十一”已拉開帷幕,各大電商平臺打出了不少讓利活動,滿滿的優(yōu)惠吸引著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和目光。為更好地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購物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:
一、選擇正規(guī)電商平臺。選擇規(guī)模大、信譽高、資質齊全的購物平臺和網店。不要輕信商家的表面宣傳,理性選擇商品,最好是選擇比較熟悉的網站購物;消費者有時間的話可以到線下實體店進行對照比價,如網上價格過于便宜,則要提高警惕,以免買到假冒偽劣、二手殘次的商品。
二、理性對待促銷宣傳。根據(jù)實際需求合理定制購物計劃,面對各種促銷活動,消費者首先要保持理智,理性消費,不被商家的各種促銷活動沖昏頭腦。下單前要仔細閱讀平臺商家促銷規(guī)則,明確預付定金、紅包、優(yōu)惠券等使用方法,預防“定金不退”、優(yōu)惠券條件受限無法使用等商家套路,多花冤枉錢。
三、仔細確認商品信息。購物前貨比三家,認真比對商品的價格、質量,仔細查看各類參數(shù)和說明,與商家約定好運費、快遞服務、退換貨方法等細節(jié)。
四、快遞先驗貨后簽收?!半p十一”前后商品交易量激增,快遞服務難免出現(xiàn)延遲,購物后要有延遲收貨的心理準備,盡量不要購買急需品、生鮮制品、臨期商品等。收到商品快遞時,消費者應當“先驗后簽”,確認無誤后再簽收。遇到快遞破損或者與約定嚴重不符的,消費者有權拒簽。
五、留存憑證好維權。購物后主動向商家索要發(fā)票或收據(jù),對商家促銷承諾資料、聊天記錄、支付記錄、訂單詳情等做好截屏保存,日后若發(fā)生消費糾紛,便于向相關職能部門依法維權。
編輯 張蕾
2022年10月26日